华北空管运管中心迅速传达空管系统警示教育会议精神
华北空管运管中心迅速传达空管系统警示教育会议精神 时间:2025-04-05 07:18:56
老人家,你家里有人开车吗?一定要告诉他(她)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截止目前,昭通中心城区省耕国学文化公园、文体产业新区、乌蒙水乡片区、千顷池湿地公园、望海楼公园等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已成为展示昭通良好形象的会客厅。做中国苹果产业塔尖上的10%说起昭通苹果产业化的发展,昭阳区德恩苹果专业合作社的谢德斌,既是实践者,更是受益者和见证者。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谢德斌不得不在农闲时进城务工,去工地上挑砖,从早到晚,肩膀磨破了,手上打起老茧,一天也只能挣到18元的工钱。靖安、卯家湾两个片区按照山水宜居新城的特色定位,结合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和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与昭阳城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协调发展又各有特色的格局。果农的心声,道出了昭通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也道出了市委、市政府始终坚守的初心和使命——让红苹果成为昭通人民脱贫致富的金苹果,让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百万城市人口和百万亩苹果园高度融合的苹果之城早日成为现实。2019年,合作社栽下3年的苹果树平均亩产就达到8000斤,平均每亩收入达到32000元。白鹤村苹果种植只是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昭通苹果共获得绿色苹果认证15个、有机苹果认证1个、苹果有机转换产品认证1个。以海升集团种植和管理模式为引领,以世界先进矮砧密植栽培技术为示范,一场轰轰烈烈的苹果产业革命就此展开。各县区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组织专家组严格对照标准逐一验收,并按要求贴挂两牌,确保农村危房改造成为质量过硬、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如果真正把群众当亲人你会怎么做?如果是为你的父母、亲人修房子你会怎么来把好关?7月15日,市委书记杨亚林主持召开全市农村危房改造推进会,就这项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并以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倒逼农危改工作再排查、再聚焦、再落实。如此庞大的集中连片体量,在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中也不多见。为帮助50多万户危房家庭实现安居梦,昭通创新思维方法,多渠道破解建设资金难题,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9.1亿元。昭通在重点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的同时,兼顾产业发展,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
农村危房清零事关脱贫攻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也牵挂着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广袤的乌蒙大地上,群众告别危房、过上好日子的新时代幸福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搬家那天,望着敞亮的新房子,老人拉着工作队员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没有你们,我这辈子哪有福气住上这样好的房子,以后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同时,以深入开展百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为抓手,把干净、美丽、宜居的理念贯穿到危房改造的全过程,着力打造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特色突出的精品小镇和特色村庄。县区整合涉农资金23.35亿元用于农危改工作。既牵系起百姓的安居梦,又承担起持续增强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使命,让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落地开花,昭通市委、市政府聚焦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清零,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安全问题,让全市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谈到安居乐业,鲁甸县龙树镇照壁村的李寿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各级各部门和帮扶挂联干部紧盯目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质量,倒逼农村危房清零落到实处。通讯员 杨德强 摄党群齐心 上下联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打好农村危房改造歼灭战中,昭通党政齐心、群众参与、上下联动,如同一个个精密咬合的齿轮,组成一台台永动的机器夜以继日轰然运转,推动农村危房改造进度的箭头向规划时点不断前进。
市级领导示范带动,建立挂钩联系机制,带头深入情况复杂、困难矛盾突出的地方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2019年还需实施4类重点对象5万户,实现农村危房全部清零。
1200多年前,诗人杜甫曾经发出这样的慨叹。感谢你们,为我建房的事操透了心。
全市整合拆旧后的土地资源,复垦复绿,建文化广场、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让乡村整容后的颜值大幅提升。为做好二溪村危房改造工作,水富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杨文华接下这一烫手山芋。彭连均是永善县青胜乡缸子坪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年蜗居在破旧的土坯房里。图文|云南日报 2019年12月01日 星期日 第04版:云关注 美丽昭通(记者:蔡侯友刘建忠)。镇雄县雨河镇乐利村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该村采取规划先行、整合资金、发动群众、社会参与等方式,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21户、拆除危旧房1万余平方米,整合资金建设了幼儿园、图书馆、卫生室、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让曾经基础设施滞后、陈旧破烂的村庄摇身一变,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县级整合各方力量,严把政策标准、对象识别、技术指导3个关口,因户施策,分类分户确定改造方案。然而,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困难是,昭通农村危房改造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群众关注度、期望值高,以及日益迫近的危房清零倒计时……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成为影响全市脱贫出列摘帽的最大考验。
这样一来,昭通累计实施的农村危房改造就达到了56.37万户237万人,占全市625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为了让老人一家住上安全放心的房子,该县党员先锋队帮他修建了新房。
昭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农村危房清零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聚焦对象不够精准、资金筹措困难、工程进度迟缓、质量把关不严、拆旧推进不力等突出问题,坚持上下联动、形成整改合力,再次打响了全市危房清零攻坚战。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
彝良县城管大队帮两河村贫困户拆除危房。面对艰巨的任务,昭通从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以来,紧锣密鼓部署、高效有序推进,共改造农村危房51.37万户。今年6月以来,省住建厅分别派出200余人先后4次深入昭通开展帮扶指导和问题排查,覆盖了120个乡镇和三分之一的行政村。昭通坚持把锁定补助对象、严格危房认定作为抓好农村危房清零的基础,统筹省市县乡村五级力量,集结村组一线开展危房精准鉴定。
王再武一家5口人,他和老伴年迈多病,一个儿子患有肺结核,两个孙子还没读书,一家人住在破旧危房里。从过去透风漏雨的土坯屋搬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彝良县小干溪村泡桐组72岁的苗族老人王再武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很多。乡、村两级迅速行动,严格按照以房找人、以户找房,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的要求,深入开展农村危房大排查行动,对农村群众仍居住危房的情况进行逐户排查核实,做到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能丢,任何一户都不能落。
选派624名驻村督导员充实一线力量,抽调4400余人驻村开展工作,全面收集4类重点对象危房基础数据。今天,在党的惠民政策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昭通群众住有所居的心愿有了完美落点。
搬进新家后生活的确更有指望了,不仅老伴可以到镇上打点零工,自己也能到即将成立的蓝莓合作社里打工,再加上养殖的收入,不用几年就可以把盖房所欠的贷款还上。各县区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组织专家组严格对照标准逐一验收,并按要求贴挂两牌,确保农村危房改造成为质量过硬、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中,昭通始终聚焦建新和拆旧两个重点,做到应拆尽拆、不留余地,拆除整治农村存量危房28.23万户。工作人员多次做工作要求其修建安居房,但他始终以没有资金、贷不到款为由不同意建房。
早在2016年底,根据全国脱贫攻坚战总体部署,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变更为由住建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牵头组织实施,同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明确要求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简称4类重点对象)列为农危改优先位置,并要求2020年以前完成。通讯员 耿昭汝 摄 郭金龙 制图住上新房 安全舒心地处云、贵、川接合部乌蒙山区腹地的昭通,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也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最难啃下的硬骨头。
截至今年10月底,昭通已改造4类重点对象危房16.54万户,66.21万人住上新房,基本实现了应纳尽纳、应改尽改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的目标。工作人员跑腿磨嘴、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帮扶精神,让彭连均深深感动最终同意建房。
该村129户危旧房建拆在短短25天内就全部完成。昭阳区永丰镇陈家营村村民李文会说,她现在每天早晨都要沿着昭璞绿道跑步,回家后做家务,下午干农活,晚上去跳广场舞。